↑橫行世界上億年的恐龍的滅絕,據推測是小行星撞擊地球造成的。(法新社) 


↑(左)直徑170公里與65公里的小行星相撞的電腦模擬圖。(右)相撞後產生的碎片分別撞擊了月球(右上)和地球(右下)。(法新社) 


↑地球上的隕石坑。(法新社) 

6,500萬年前,曾經在地球上橫行上億年的巨獸——恐龍滅絕了。

我們不可能使時間倒流,對於歷史也就只能通過邏輯分析和化石證據進行推測。以6,500萬年前為分水嶺,在那之前的恐龍化石種類繁多,分佈在世界各地;而在那之後,這些龐然大物卻突然不見了蹤影。它們是如何退出歷史舞台的,又為何退出歷史舞台?

人們提出了許多解釋,其中比較流行的說法是一顆小行星撞上了地球,造成了可怕的環境和氣候災難,毀滅了當時地球上的許多物種,其中包括恐龍。

史前的災變讓人們震驚,我們可以祈求這樣的事情不要發生在未來,但是這樣的訴求可能不過是一廂情願。但是科學家們認為,小行星會不會威脅地球已經不是問題,問題在於這樣的機會有多大,何時會發生。

包括美國航天局(NASA)在內的太空科研機構已經建立了龐大的監控機制,來搜索可能對地球造成威脅的近地小行星。同時,科學家們也一直在太空中尋找當年造成恐龍滅絕的小行星的蛛絲馬跡,並希望從中發現一些規律,增加預測小行星威脅的準確性。  

K-T滅絕
按照地質學家的說法,在白堊紀(6,500萬至1.35億年前)與第三紀的交界處,地球上的生物經歷了一場大滅絕,地球上45%的生物被淘汰了。

雖然這段時間的岩石標誌非常明顯和清晰,其開始的準確時間卻如同其它遠古的地質時代無法非常精確地被確定。其誤差在幾百萬年之間。它結束的時間定的比較準,是在6,430萬年左右,那時全地球的岩石層都含大量的銥。

關於這次大滅絕,人們提出了多重假設。直至今日各項假設仍存在疑點,所以恐龍滅絕的原因其實仍是個謎。主要的假說有以下幾種。

有人認為是因為一次很大的火山爆發,造成烏雲遮住了陽光,使得許多植物都死了,還有一種說法是氣候的突變,恐龍及植物無法適存因而死亡。比較令人們信服的解釋是彗星或者隕石碰撞地球所造成的。該次碰撞如果確實發生了的話,很可能就因此形成了現今的墨西哥海灣。

失散的隕石群
那麼,當年撞擊地球巨大隕石究竟來自何方呢?

美國和捷克科學家們推測,大約在1.6億年前,一顆直徑170公里的小行星與另外一顆直徑60公里的小行星相撞,產生了大量碎片。這些碎片的化學成份主要是碳質球粒,我們通常見到的隕石中絕大多數都是這一類。

它們沿著相近的軌道在太陽系中漫遊,其中直徑超過10公里的大型碎片有300個以上,而直徑一公里的小型碎片有14萬塊之多。這些碎片構成了一個龐大的隕石家族——巴普蒂斯蒂納隕石群,它們至今仍然在。

在漫長的歲月中,巴普蒂斯蒂納隕石群逐漸離散開來。根據電腦軟件的模擬,這一過程持續了2,000萬年。

隕石在太空中會吸收陽光,然後以熱輻射的方式將能量釋放,這一過程很類似太陽帆的作用:太陽能就像風吹動風帆一樣,推動太空中的小天體運動。於是,很多隕石在太陽能的作用下漸漸改變了運行方向和軌跡。

電腦模擬顯示,有大約20%的直徑一公里以上的巴普蒂斯蒂納隕石從大家族中失散了;在失散隕石中,又有大約2%的運行軌跡與地球軌道相交,其中有些很可能曾經撞到地球。

地質學家發現,在距今1至1.5億年前,地球遭受隕石撞擊的事件比其他歷史時期增加了一倍。如果電腦的推測是正確的話,巴普蒂斯蒂納隕石的失散成員在其中扮演了主要角色。

據研究者之一的包特克(Bottk)介紹說,巴普蒂斯蒂納隕石群對地球的轟炸一直持續著,到今天已經是尾聲了。時至今日,地球軌道附近的小行星和隕石中,仍然有20%可以追溯到一億多年前的巴普蒂斯蒂納隕石群。

地球和月亮上的隕石坑
位於墨西哥猶加敦半島的希克蘇魯伯隕石坑是地球上最大的隕石坑之一。研究人員推測,這個隕石坑形成於6,500萬年前,很可能與恐龍的滅絕(K-T滅絕)有關。

隕石坑整體略呈橢圓形,平均直徑約有180公里;造成坑洞的隕石,直徑推測約有10公里,撞擊後完全蒸發,釋出的能量相當於100兆噸黃色炸藥,足以引發大海嘯,並使大量灰塵進入大氣層,完全遮蓋陽光、改變全球氣候,造成核冬天。

近年來,在北緯20度至70度之間的地區內,發現了更多與希克蘇魯伯隕石坑同年代的撞擊坑;如英國外海的銀坑隕石坑、烏克蘭的波泰士隕石坑,雖然坑體規模較小,但也有可能是由直徑數十公尺的物體撞擊所造成。

這些發現促成了此一假設:希克蘇魯伯隕石時期的K-T滅絕事件,可能是由一連串隕石撞擊而造成。同一時期的疑似撞擊事件還有在印度洋發現的濕婆隕石坑;但此坑狀構造的成因還有許多爭論。

但在2006年晚些時候,地質學家邁克雷奧德(Ken MacLeod)所完成的分析卻支持單一撞擊理論;他研究了距離希克蘇魯伯隕石坑4,500公里的海底土壤與沉積物組成,而分析的結果顯示,地層中僅有一層撞擊沉積物;在遠達4,500公里的距離仍未發現其他撞擊造成的沉積物,表示同時期應該只有發生過一次撞擊事件。

不僅地球上有巴普蒂斯蒂納隕石群的成員留下的撞擊坑,月球表面也發現了類似的情況。直徑達85公里的太潮(Tycho)隕石坑是1.08億年前形成的,其輻射面更是廣達1,500公里。但是除此之外,人們對太潮隕石坑了解得很少。


蘇梅克-列維九的二十餘顆碎片轟擊木星的情景。(法新社)

木星 隕石盾牌
生命能夠在地球上孕育,除了這裏有水、空氣和適宜的溫度,地球上較少遭受大型隕石和小行星撞擊也是個主要的原因。

科學界有一種主流觀點認為,太陽系九大行星之一的木星,在很大程度上起到了「盾牌」的作用。木星是九大行星中最大的,其龐大的引力可以把許多進入太陽系內層的小行星撕碎。因此蘇梅克-列維九號彗星撞擊木星的事件給科學家們很大的啟示。

1993年3月24日晚,當時蘇梅克夫婦及列維正在研究及觀測近地天體,卻無意中發現了這顆彗星(後來以他們和另外一位發現者的名字來命名這顆小行星為蘇梅克-列維九),並把原來的計劃改為觀測這顆彗星。後來更多的觀測者都加入了對這顆慧星的觀測。

人們發現,蘇梅克-列維九彗星的活動並不尋常,它有多個內核,其總長度達50角秒,以及達10角秒闊。天文電報局的馬斯登(Brian Marsden)注意到,蘇梅克-列維九彗星實質上接近木星,並向蘇梅克夫婦及列維提出,他們發現了一顆遭木星強大引力扯裂的彗星碎塊。

令行星天文學家更興奮的是,蘇梅克-列維九彗星將通過距離木星中心45,000公里處,比木星半徑還短,意味著蘇梅克-列維九會有很大機會於1994年7月撞向木星,並認為這串彗星穿越木星大氣的時間將持續五天。

由於當時天文學家從未見證過太陽系的天體撞擊,因此蘇梅克-列維九彗星將撞擊木星的發現,引起了全球天文學界的振奮。

蘇梅克-列維九原先位於太陽系外側,後來進入太陽系成為週期性彗星,根據電腦推算運行軌道的結果顯示,在1992年7月8日距木星表面4萬公里時,因受到強大的引力而分裂為21個小碎塊,並於格林威治標準時間1994年7月16日20時15分開始,以每小時21萬公里的速度陸續進入木星大氣層,撞向木星的南半球,形成了彗星撞木星的天文奇觀。

多塊碎片的撞擊威力中,以碎片G的威力最大。它於7月18日07時32分 (UTC)撞向木星,威力達6萬億噸TNT炸藥(其量相當於全球核武器儲備總和的750倍),所造成的疤痕比地球直徑還長。

因發生地點十分遙遠,這次撞擊對地球並無任何影響。但是在6,500萬年前,類似的事情很可能曾發生在地球上。

蘇梅克-列維九彗星撞木星這個天文奇觀,突顯了木星為內太陽系扮演著「太空吸塵機」的角色。如果沒有了木星這部「太空吸塵機」,這些小型天體將會撞向內太陽系的類地行星,撞擊地球的機會也會隨之增加,使得地球出現生物滅絕的次數更多,在這樣的環境下,地球或會難以孕育出複雜的生命。

但是這種觀點在近期受到了挑戰。英國歐本大學的科學家設計了電腦軟件來模擬太陽系遭受小行星襲擊的情況。他們發現,在電腦模擬實驗中,即使沒有木星,地球遭受小行星轟擊的機率與有木星存在的情況下並沒有甚麼不同。但是如果木星的質量比現在小,那麼地球受小行星擊中的可能性反而會增加。

應當指出的是,這畢竟只是電腦模擬的結果,太空氣候在億萬年中可以有很大的變化,木星究竟是不是在保護地球或許要視具體情況而定。

小行星撞擊會發生甚麼?
幾乎所有的小行星都來自於火星和木星之間的小行星帶,一旦發生碰撞或木星的重力場發生變化,小行星就有可能脫離軌道對地球環境造成致命傷害。

2002年6月6日,一個估計直徑為10米的天體撞擊了地球。該次撞擊發生在地中海。該天體在大氣層半空引爆燃燒,其釋放出的能量大約(根據次聲測量)相當於26,000噸三硝基甲苯(黃色炸藥),與一個中型核武器相當。

如果較大的小行星撞擊地球,那麼造成的破壞就會很大。1908年6月30日,一個直徑165尺的天體在西伯利亞通古斯卡地區上空6.2哩處爆炸,其強度相當於一枚10兆噸級氫彈爆炸的威力,有400平方哩的森林被夷為平地,不計其數的野生動物被燒焦。

更大的天體撞擊後果就更不堪設想,直徑一公里以上的小行星落到地球上足以改變全球的氣候。再大些的物體,比如直徑10至20公里,就有可能會引起地球生物的滅絕。毀滅恐龍的小行星據估計直徑有10公里。 ◇

文/方洪 


美出土「恐龍木乃伊」表皮肌肉完好無損 


鴨嘴龍木乃伊的皮膚。(AFP) 

【大紀元訊】英國和美國科學家們在美國的北達科他州發現了一具「恐龍木乃伊」,它保存了大部份外皮組織、肌肉、肌腱乃至消化系統內的食物。

內臟肌肉清晰可見

據海外媒體報導,研究人員稱,以前的科學家們和電影製作人們可能弄錯了恐龍的外貌和體形,它們看起來可能比科學家們想像的更加巨大和「漂亮」。

這隻恐龍是鴨嘴龍,它的尾部、前肢、後腿上的皮膚沒有脫落或者塌陷,在先進掃瞄儀器幫助下,內部肌肉甚至肌腱都清晰可見,並完好無損;在三維技術支持下,研究人員甚至可以看清恐龍的內臟。

這些鴨嘴龍的顏色十分奇特,可能是棕色的,身上有暗色和淺黑色條紋。它們可能生活在草木繁茂的地區,並且有著非凡的「偽裝」能力。

每小時可達30公里

由於這頭木乃伊恐龍保存如此完好,研究人員重建了它的肌肉組織,並計算出它奔跑的速度。

軟組織掃瞄顯示,鴨嘴龍尾跟部位有著巨大有力的肌肉,這可以推動恐龍加速,每小時可達30公里,幾乎與一匹飛馳的駿馬差不多。


科學家根據木乃伊還原的鴨嘴龍。(AFP)

實際體形可能更大

鴨嘴龍體形巨大,頭上有巨大頭冠,以食草為主,大約13米長,生活在6,700萬年前。這種恐龍的尾椎部大約比以前想像中的恐龍大25%。

科學家們可能低估了許多恐龍的體形。椎骨掃瞄顯示,大多數恐龍都有比以前推測更寬的椎骨,這暗示恐龍實際上要比傳統估計的8米到10米更長一些。

共發現4具木乃伊

恐龍要變成乾屍,需要非常苛刻的條件:在它的死去之前,屍體四周必需積滿了酸性沉積物,礦物質也要快速堆積,在機體腐壞之前保護好有機分子。

這隻鴨嘴龍並不是發掘的第一具恐龍「木乃伊」,原先曾發現過類似的3具恐龍乾屍,但是在保存和完整的程度上明顯不如它。◇


科學界提出白堊紀新觀點 


波納夫婦在其2008年的新書《恐龍受昆蟲之擾》中提出白堊紀生態環境新觀點。(大紀元) 

【大紀元記者曾去執編譯報導】目前科學家對白堊紀的概念,認為它是從1億3千500萬年前開始,到了7千萬年前突然終止,連帶著恐龍也在此時絕跡。這種說法或許有道理,但是近來科學界對白堊紀的生態環境又提出一些新的觀點,或許可以與老一套的說詞並供參考。

恐龍是地球上有史以來最龐大可怕的動物,牠們的絕跡至今仍然是個謎。許多人幾十年來都認為是行星或慧星撞擊地球,掀起塵土遮蔽太陽,地球因此急遽冷卻,動植物遂全遭毀滅。這種說詞頗有說服力,但許多科學家並不完全採信。他們承認恐龍是很快就死亡,但問題沒離譜到這種程度。於是又有另一些說法,認為恐龍是因花粉過敏而死,或因火山爆發而亡,或因染病而終告絕跡。


恐龍絕跡源於昆蟲傳染病毒

根據《時代》(Time)雜誌近日的報導,現在恐龍生病致死說又掀起另一波高潮。俄勒岡州立大學動物學教授喬治(George Poinar)與其妻羅伯塔‧波納(Roberta Poinar)專門研究琥珀化石中的昆蟲與恐龍的化石糞便。他們在收藏的礦物中,發現壁虱、線蟲、吸血蠅,與其它惱人的東西,例如:腸內的寄生蟲,牠們早在白堊紀時代就已存在。

波納夫婦在其2008年的新書《恐龍受昆蟲之擾》(What Bugged the Dinosaurs)中指出,壁虱、蚊蠅等吸血昆蟲可能是造成恐龍滅絕的元凶。該書主要針對琥珀中許多昆蟲的化石做了廣泛的研究,發現由於昆蟲於白堊紀時期多樣快速的演化,許多病原體迅速蔓延,造成恐龍這類大型爬蟲類大規模受到感染,最終導致滅絕。

傳授花粉改變植物界生態

波納認為小行星撞地球改變全球氣候,致使恐龍滅絕的說法論據不足,因為恐龍是經過很長一段時間,甚至是數百萬年,才逐漸滅絕的。只有昆蟲與疾病才是合理的解釋。

在昆蟲化石中,研究小組發現昆蟲腸內有利甚曼病與瘧疾的病原體,直到現在牠們還會傳染給鳥類與蜥蜴,另外在恐龍糞便的化石中,也發現昆蟲會傳染的寄生病菌。

波納認為,昆蟲除了傳染疾病,也很能為開花的植物傳授花粉,使其越來越繁衍,逐漸取代蕨類、蘇鐵與銀杏這些植物。如果草食性恐龍不能適應這種新的食物,牠們勢必挨餓致死。

不過波納在書中不是強辯恐龍全都死於傳染病,而是說明牠們長期因病羸弱,再加上慧星撞地球、火山爆發等災難發生,遂使恐龍全部絕跡。他表示:「我們不敢肯定昆蟲是恐龍絕跡的確證,但我們相信牠們是非常重要的因素。我們的研究顯示,白堊紀的琥珀化石中有傳染病毒的媒介,至少有一些是傳給了爬蟲類。這個研究結果可填補恐龍滅絕原因不足之處。」

白堊紀暖化 但冰河仍在


另一項對傳統說法的挑戰,來自近日《科學》(Science)雜誌的研究報告。它指出,地球在9千萬年前鱷魚還活躍於極地地區時,就已經形成大型冰河。這項發現推翻了之前所認定:地球「超級溫室效應」時期冰河全部融解,極地是完全無冰的說法。

該報告從許多證據中確定,約在9千萬年前的白堊紀土侖期(Turonian),氣候特別溫暖舒適,有些海洋表面的氣溫可達華氏100度,連在北極,鱷魚都能繁衍興旺,或許這就是一旦慧星撞擊地球,導致地球驟冷後恐龍會受不了的緣故。

但是當時為甚麼南極洲卻是一大片冰河呢?斯克里普斯海洋研究所(Scripps Institute of Oceanography)的波里曼(Andre Bornemann)及其同僚分析海裏滋生的有孔蟲類體內的氧18同位素,發覺如果海水蒸發後不再回歸海裏,則海水的氧18至氧16的比例會改變,但是這些有孔蟲類不計較這些,牠們的因應之道就是將氧氣吸收入殼內。

研究者發現,幾萬年前有孔蟲類含有特別多的氧18,這顯示冰河的確存在。雖然海洋氣溫的變化會改變氧氣的協調均衡,但海底的溫度不管海面的溫度如何,仍不會有太大的變化,而海底的生物仍面臨氧氣不均衡的狀態,這意味結冰的情況是有可能的。

至於在一個超熱的世界為甚麼會有冰河的存在,而當時的世界為甚麼會那麼熱,似仍有不明之處,難以解釋。

綜合言之,從溫室的冰河與羸弱的恐龍問題上,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人類對自己的歷史所知仍然有限,所以人們不應對先前的說法或定義墨守成規。◇




[隨機閱讀]

2008.09.17 橘線捷運開通囉~☆ 
2008.09.14 吃曉明看烤肉~(丫..反囉).華視與安徽中秋特別節目影片~☆ 
2008.09.09 恭送教主~☆ 
2008.09.07 中秋特別節目「天涯共此時」與安徽電視台衛星連線~☆ 
2008.09.07 黃曉明見面會+錄華視中秋特別節目~☆(有再補圖) 
2008.09.06 新竹-內灣~☆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peggychen71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